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廉政课堂 > 清风文苑 > 正文

为党分忧、为民解难,贵在时时刻刻
文章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  更新时间:2018-6-20 14:26:48

    近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考察时要求党员干部时刻想着为党分忧、为党奉献。党的事业、人民的事业,是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用忠诚和汗水铸就的。作为党组织的一员,时刻想着为党分忧、为民解难是职责所在,也是党性所系。

    “人生不满百,常怀千岁忧。”“忧”,尽管是人类的普遍情感,但却有境界高下之分。中华民族历来推崇忧国忧民忧天下的家国情怀。从孟子的“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”,到杜甫的“穷年忧黎元,叹息肠内热”;从陆游的“位卑未敢忘忧国”,到左宗棠的“身无半亩,心忧天下”,都反映出历代仁人志士“先天下之忧而忧”的忧患、担当和情操。

    “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,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,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,克己奉公,多做贡献。”这是《中国共产党章程》规定的党员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。作为一名党员,为党分忧、为民解难是天经地义的事。党员的本色在为党分忧中彰显,党员的价值在为民解难中实现。党员干部为党多分一些忧,百姓就能从中多一些乐。“全国优秀共产党员”吴天祥,一个“民之难即党之忧,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为党分忧、为民解难”知行合一的人。1990年,吴天祥担任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信访办副主任,数年间,他接待上访群众万余次,处理各类问题近万个。他还数十次义务献血,4次跳入长江救人,先后照顾过26名孤寡老人、6名孤儿,结识了300多个“穷亲戚”。如今,年过7旬的吴天祥退休10多年了,但闲不下来,每天坚持接待信访群众,走街串户,为人解难排忧。在他心里,“为人民服务”是共产党员永远的本分。

   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为党分忧、为民解难也有着不同的主题和内涵。与“砸碎旧世界”的革命之时、“创造新世界”的建设之时、“追赶全世界”的改革之时不同,今天的为党分忧、为民解难,就凝结在民族复兴的梦想中、汇聚在国强民富的旗帜下、闪耀在美好生活的期盼里、体现在日日坚守的岗位上。不论是为“三大攻坚战”尽己所能,还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;不论是为大国重器只争朝夕,还是为国泰民安负重前行,都需要党员干部“以百姓之心为心,尽忧国忧民之诚”。

    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,为党分忧、为民解难,不存在“懂不懂”的问题,关键在于“动不动”。时下,有这样一些党员干部,有的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,为群众服务不够尽心;有的只求不出事,宁可不干事;有的该管的事不管,该定的事不定;还有的只想出彩不想出力,只愿挂帅不愿出征。如果听任这些现象滋生蔓延,就会削弱党的创造力、凝聚力和战斗力,就会影响群众对党的信赖和支持。

    为党分忧、为民解难离不开勇于任事的担当。周恩来总理一生为国操劳,心忧百姓,并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忍辱负重、苦撑危局,躬行了自己常说的“畏难苟安,不是共产党人的品质”“既然把我推上历史舞台,我就得完成历史任务”。“这困难,那困难,国家缺油是最大困难;这矛盾,那矛盾,国家建设等油用是最主要矛盾。”铁人王进喜看到行驶的公共汽车上背着“煤气包”,感到一种莫大的耻辱,立下把“贫油落后”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的鸿鹄之志,喊出“宁可少活二十年,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”。党员干部就应像他们那样,敢于担当责任,勇于直面矛盾,善于解决问题,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际行动取信于党、取信于民。

    为党分忧、为民解难贵在时时刻刻,可以干“惊天动地事”,也可以做群众急盼的“鸡毛蒜皮事”。就像微纪录片《我是谁》中表达的那样:“我是离开最晚的那一个,我是开工最早的那一个,我是想到自己最少的那一个,我是坚守到最后的那一个,我是行动最快的那一个,我是牵挂大家最多的那一个……”每名党员如果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这一个个“最”,就是对为党分忧、为民解难的最好诠释。(辛士红)

相关新闻
没有相关信息

©中共山海关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山海关区监察委员会

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正合街1号

冀ICP备10200581号

冀公网安备 13030302000112号